小花黃蟬是夾竹桃科( Apocynaceae )黃蟬屬(Allamanda)
學名 ": Allamanda neriifolia Hook
英文名 : Oleander Allamanda、Allamanda、 Bush Allamanda
別名 : 叢立黃蟬(日本)、黃蟬、立株黃鶯、夾竹葉黃蟬
原產地 : 巴西。
大坑社區鄰居桂英姐的花園,有一棵黃蟬,經過造型,呈現單腳圓球形,更添庭園趣味。
花苞橢圓形,像蟬蛹一樣,這是"黃蟬"名字的來由。
腋生的繖房花序,近似圓錐花序狀
花掉落後,花萼與心皮存留。花萼綠色,5枚離生,呈放射狀。
葉子全緣,披針型,大部分是4片輪生在一節上。側脈每邊 7~9 枚,於脈端近葉緣處彼此互相連接。
花苞長約6~7cm。
開花則長約7.5cm。
x35
"冠喉"處有一圈纖毛,纖毛遮住了底下的雄蕊,以致從正面看起來,好像沒有雌雄蕊的構造。
一隻"六條瓢蟲"的幼蟲,也正在賞花呢 !
x30
縱切開黃蟬的冠喉處,花柱雖然是一根,但是可看出由兩根合併而成,夾竹桃科是二心皮。
x30
雄蕊5枚,"矢型"花藥,具有"基部翅",花絲短,具有纖毛。5個矢型雄蕊的基部翅,形成一個空間,柱頭的白色黏液就卡在這空間裡。
x30
花冠筒裡沒有細毛。
x20
二心皮,有一圈蜜腺環繞。花柱細長。
x20
這是另一朵花,縱切開時雌蕊柱頭已經移位,滑落下來。
x35
雄蕊已經成熟,花藥縱裂,花粉粒散出。
x40
柱頭與花柱。
x55
這又是另一朵花的柱頭(柱頭、黏液區、授粉區合稱),花柱已斷掉,我用黃線補上。
x80
紅圈處才是真正的柱頭。
x45
紅圈處有一個向下的裙狀圓盤,裙狀圓盤裡才是受粉區。
x45
二心皮,刮掉一點心皮的表皮,可看見內在的胚珠。
這是在魚池鄉東光村某戶人家的黃蟬,竟然結實累累 !
可能在台中都會地區,夾竹桃科的傳粉昆蟲~天蛾~不多,所以雖然還算栽種普遍,卻一直沒機會看到果實。這次一下看到滿樹的果實大爆發,真的驚奇得合不攏嘴 !
蒴果,綠色未熟果,褐色成熟果。
我只摘一顆,在拉扯間,其他的果實也跟著紛紛掉落。
神奇的是,掉落地上的果實,自動就迸裂開了,果莢、種子掉了一地。
這樣從樹上掉落就自動裂果,是黃蟬散播種子的方式。
果實近照,這些長刺堅硬,但還不至於刺傷人。
側膜胎座,種子連於果實裂開處(腹縫線or背縫線),約7粒種子。
種子與果實相連的方式。
種子正反面。一面有不規則小突起,一面略凹陷,種子周圍一圈,略厚而硬。
種子截斷面,有白色果仁。
請與"紫蟬"相比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