↑最近俗稱石蓮花的"朧月",很會開花。為了不浪費植株的營養,我都盡量將花軸移除。一下子摘了十幾個花軸,將丟棄之前,將它們仔細觀察一下。這一看覺得怪怪的....
↑景天科的"雄蕊數與花瓣數同,或是花瓣數的兩倍"。若雄蕊是花瓣的兩倍,則有與花瓣互生(位於花瓣與花瓣之間),和與花瓣對生(位於花瓣上)兩種雄蕊,當然外表上所有的雄蕊都長得一樣。
↑圖一,花剛開時。
↑圖二,花開了一段時間,所有雄蕊都往外垂下。我的直覺是,圖一的位於花瓣上的雄蕊花藥成熟開裂了,而位於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雄蕊往外垂下,就這麼簡單。
↑可是又觀察到幾朵花,竟然是位於花瓣與花瓣間的雄蕊下垂,而位於花瓣上的雄蕊直立!?
↑而,又有些花是所有雄蕊都直立!?
真讓人驚奇啊!雄蕊會變化隊形耶!花瓣上的雄蕊會做仰臥起坐耶!
於是將它們編號,從花開至花謝做個紀錄,前後記錄了約10朵、超過150張照片。有一度還把相片弄混了,還好花瓣上的紅色小斑點,始終沒改變過。靠著比對紅斑紋,將它們編列清楚。
以下面這朵花的紀錄來說明,正面照與側面照是同一時間拍攝的,而且我也盡量從同一角度拍攝。
↑第一天(三/5) 9:04 剛開花,所有雄蕊的花藥都未破裂。但有的花剛開苞就已經有花藥破裂了。
↑第一天(三/5) 11:18 一定是位於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雄蕊花藥先破裂(先成熟)。
↑第一天(三/5) 13:47
↑第一天(三/5) 15:29
↑第一天(三/5) 19:24
↑第二天(三/6) 8:58 位於花瓣上的雄蕊,躺在花瓣上,與花瓣一起展開。紅色未開裂花藥與花瓣上的紅點相互搭配,應該有美化花和吸引昆蟲的標識功效。
↑第二天(三/6) 15:11 位於花瓣上的雄蕊花藥也裂開了。
↑第二天(三/6) 21:43
↑第三天(三/7) 7:15 位於花瓣上的雄蕊,開始仰起。
↑第三天(三/7) 11:48 位於花瓣上的雄蕊,漸漸的直立起來了。
↑第三天(三/7) 14:50 此時10個雄蕊都直立。
↑第三天(三/7) 21:43 位於花瓣上的雄蕊直立,但是位於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雄蕊開始倒下。
↑第四天(三/8) 8:28 位於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雄蕊更下垂了。
↑第四天(三/8) 14:52
↑第五天(三/9) 8:21 位於花瓣上的雄蕊也開始倒下。
↑第五天(三/9) 20:42
↑第六天(三/10) 7:49
↑第七天(三/11) 12:39 推測位於花瓣上的雄蕊,如此辛苦的做仰臥起坐,是為了直立起來,能把花粉散播的比較遠。
以下是另外幾個小觀察:
↑花謝後,五個心皮由紅漸漸轉綠。
↑側面
↑有的初開花,即已經有花藥開裂了。
↑花藥還未開裂時的樣子。
↑有一個雄蕊花藥,剛裂開,是側裂。花藥囊會翻轉,將花粉翻出。
↑由這兩張照片,可看出一開始,位於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雄蕊較長。
↑可是雄蕊花絲可能會再生長,所以最後所有的雄蕊是一樣長的。
還有一個觀察心得是,不僅花序上的開花順序,一定是從基部一朵一朵往上逐漸開,不會有混亂的情形。而且每一朵花的開花步驟,不會有時快時慢的現象。例如我同時記錄兩朵花,一開始略為晚開的那一朵,往後也一直殿後另一朵,不曾逾越呢!真是守時的花呢!
格友SUN兄留言說 :
我在想這花藥先裂開會不會跟光線有關,位於花瓣之間的因光線比較明亮光照比較足所以先打開,另我看您倒數第三及第四張照片,似乎也是花瓣打開比較多的部位花藥裂開的比較早也比較多呢.........
SUN兄真是名符其實的sun的擁護者,好幾次都能將植物的性狀與陽光做連想,而且他的推理是很有科學性,讓我受益不少!
不管是因為花瓣與花瓣之間的花藥本來就比較長,接受陽光的機會多,所以先開裂。或是,想要先開裂,所以長得長,來接受較多的陽光。
若以等長的花藥來說,花瓣先打開那邊,先接受陽光的花藥先開裂。
這樣說來花藥的開裂真的與陽光有正相關呢!
景天科裡,至少瓏月所屬的風車草屬(Graptopetalum)與石蓮花屬(Echeveria)的雄蕊,都有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雄蕊先開裂的現象,下面是風車草屬"蔓蓮",也是有這現象。